读“比特币教给我的21堂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技术创新显然并不是线性增长的,比如电话,比如电子邮件,比如互联网,它们一经采用,会呈指数式增长。比特币也是如此。理解过去对于理解其未来至关重要,而这个未来才刚刚开始。

作者叙述了从接触到比特币之后,从中学到了很多不同层面的知识。作者将这些划分为三类:哲学,经济和科技。并表示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比特币像是一个有无穷知识的老师,一旦你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就会发现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本文是我的一篇读后总结。
哲学类:
1,比特币对我们的改变将远超我们对它的改变。虽然比特币的代码还在不断升级变化 (SegWit,TapRoot,etc),但是它的基本协议一直稳定不变。但是,你一旦了解接受了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的、无政府的硬货币,你的很多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改变。比如你会降低时间偏好,你会更倾向于使用政府不能随便印刷的货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你会更想去了解经济学,什么是凯恩斯学派,什么是奥地利学派;你会质疑权威,毕竟如果连我们每天使用的货币都有更好的替代品,你会去想还有哪些是权威们想让我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规则呢?你会改变饮食习惯,那些健康“专家”说的健康饮食金字塔真的是科学的吗?还是说他们不过是拿了利益相关方的美金而作出了符合利益相关方的研究?等等等等。— 比特币对我们的改变将远超我们对它的改变。
2,一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让东西越来越丰富,但是比特币使用先进的技术创造了一种真正稀缺的东西。并且反直觉的是,比特币通过“复制”自身,即让自己运行在越来越多的节点上来实现了自己的这种稀缺。从运行节点上,它是丰富的,从比特币供应上,它是稀缺的。并且运行它的节点越丰富,它的稀缺性越能得到保证。
3,你去ATM取美金,美金就在你手里;你把钱存进银行卡,钱就在银行的数据库里。但你的比特币在哪里呢?它不在一个中心系统的数据库,你看到的比特币金额只不过是一个节点通过在它的UTXO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 的集合里进行计算后的数据,它不在某个物理位置。而且所谓你“拥有”比特币,其实是拥有一个自己生成地址的私钥,就是这串几个字节的私钥,居然就可以价值上万美元,细想起来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4,2017年比特币发生了很多硬分叉,Bitcoin Cash, Bitcoin Diamond, Bitcoin Gold, Bitcoin Satoshi Vision,等等等等,然而市场最终认定未被修改的比特币才是真正的比特币。这与当年以太坊分叉成ETC和ETH的情形不同,当时分叉后,人们认为分叉后的ETH才是真正的以太坊。真正的去中心化需要去除通过权威指定合法链的方案,而把这一选择交给社区。
5,比特币拥有一个完美的起源故事。中本聪在发明比特币之后,消失了,再也没有在网络上出现过,这样就避免了出现“权威”,不会出现“中本聪说了要这么做,所以我们要这么做” — 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中心化”的陷阱里。中本聪的退出可以说升华了比特币。一个完美的起源故事可以让这个东西更流行更无懈可击,这在之后所有其他的加密货币里都没有再出现:无论是Eth的Vitalik,Cadano的Charles,Algorand的Silvio,他们都是明星式的人物,都是这个链的“权威”。
6,比特币的论文是文本,代码是文本,交易是文本,公钥和私钥也都是文本,也就是说,比特币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言论”。根据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比特币是不可被禁止的。只要在一个世界上还有言论自由的地方,比特币就是不可阻挡的。
7,要掌握让比特币运作的基础知识非常困难,而要深入理解每一个细节几乎不可能。一旦你开始学习比特币的知识,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探究其中的深度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经济类
8,每次经济危机有银行破产,当政府bailout的时候,你可能会困惑,明明是他们的贪婪导致的灾难,为什么最后负责任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纳税人的钱,而他们的年终奖照发?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不会理财,没有所谓的财商,而我们在学校里有12年的时间,学校却从来不教这个?比特币教我们学会探索幕后,直面自己在金融知识上的欠缺。
9,发行新货币——即印更多的钱,与其他经济活动完全不同。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为人们提供实际价值,而印钱反而夺走了持有该货币的所有人的价值。并且,通货膨胀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往往有利于那些离印钞机近的人。新印制的货币需要时间才能流通和影响物价变化。目前为止,所有政府发行的货币最终都会被取代或彻底崩溃。无论通货膨胀率多么低,“稳定增长”只是指数增长的另一种说法。但比特币不受政府监管并且有发行上限,那些不受政府监管而由物理定律控制的货币商品往往能在时间长河中存续下去,并保持其应有的价值。迄今为止,最佳的例子就是黄金。比特币帮你抵抗通货膨胀。
10,价值是主观的。并不是对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价值会高,而是“稀缺”的东西,价值才会高。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但是价格并不高,但黄金价格高,尽管它并不是生存所必需的。相反的,当在沙漠中时,水立马变的稀缺起来,它的价值也就对应升高了。所以,稀缺性才导致了高价值。而比特币是及其稀缺的,因为它从古至今乃至未来,也只有2100万枚。
11,货币经历了多次演变。最近货币的运作机制被腐化了。如今,几乎所有的货币都只是被掌权者凭空创造出来的。为了理解这种现象的起因,我们必须研究货币的历史及其随后的衰落。比特币通过废除货币创造权力,和平地实现了这一点,且未使用武力。
12,1963年之前的美金本质上是黄金的兑换券。之后1971年金本位制度的废除,导致美金并不再锚定黄金,只是政府背书的一张纸而已,它的价值仅仅因为纸币如此声明。政府成功的给我们制造了一种“法定货币是有价值”的错觉。
13,什么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政府和银行制造了各种各样难懂的单词和概念,想让我们不去了解这些东西。“部分准备金”其实就是银行被允许凭空印钱。假设部分准备金率是10%,每次你存100美元进银行,银行只需保留10美元,银行会把这90结给其他人,但是你在银行里的帐户还是100美元,也就是说银行凭空创造了这90美元,你的100美元变成了190美元。然后他们再把新生成的 90 美元的 90% 借出去,很快经济中就会有 271 美元,如此反复,这就是“货币乘数效应”。没有任何魔法,银行就能让 100 美元变成一千美元或更多。增幅达到 10 倍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几轮贷款就够了。我们普通人如果这么做,一定会被定下金融重罪,然而银行和政府却被允许合法的这么做。但在比特币的体系中,供应固定且每个人都能审计,不会出现“部分准备金”这么荒谬的东西。
14,硬通货总是优于软通货。硬通货,也被称为健全货币,是一种能够可靠储存价值的全球通用货币。黄金就是硬通货,它的存量流通比很高(Stock to Flow, S2F),现在我们有了比特币,它的存量流通比会更高,实际上会非常高,这也将让它成为有史以来最稳定的货币。
科技类
15,比特币的力量源自于背后的数学。比如算hash的sha256算法,比如生成公钥和私钥椭圆曲线算法。sha256有多安全,可以参考视频。
16,比特币有句著名的口号,Don't trust. Verify. 不要信任,要验证。虽然无信任计算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比特币可能是最接近这一理想的系统。它只要求你信任非常小的一部分:比如你要信任它的secp256k1椭圆曲线,你要相信它使用的sha256没有后门。比特币迫使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不信任何人,并让我们意识到了引导问题和软件开发运行过程中隐含的信任链条。它还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软件和硬件可能被攻破的方式。
17,在一个彻底去中心化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绝对时间的便利。任何时钟都会引入一个受信任的第三方,成为系统中的中央节点,依赖它且可能遭到攻击。而比特币通过在工作量证明区块链中实现去中心化的时钟,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事先同意,累计工作量最多的链代表事实,即定义了实际发生的事情。系统的激励机制利用了参与者的贪婪和自利,创造了一个概率性、去中心化的时钟。时钟尽管不精确,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事件的顺序最终是明确的,并且可以被任何人验证。比特币让我们明白,记录时间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在去中心化的场景中。
18,中本聪曾说“Bitcoin 的本质决定了一旦发布了 0.1 版本,它的核心设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就固定不变了”,这种抗变性是比特币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比特币不是房子,而是坚不可摧的岩石,作为新的金融系统的基础。比特币极度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运行得缓慢而慎重。这种非中心化的变化引入和部署过程使得网络对恶意变更有极强的抵抗力。同时,这也使得修复问题比在集中化环境中更加困难,因此每个人都尽量避免破坏系统。所以,比特币的“缓慢运行”是它的一个特性,而非缺点。
19,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但是在近些年科技大公司的发展,让我们感觉到仿佛保护隐私越来越困难,隐私好像已经死了。但是请记住,从2009年到现在,中本聪的身份一直没有被识破过,没有人知道中本聪到底是谁。这告诉我们,只要人们行使并捍卫这些权利,隐私的斗争就还远未结束。隐私未亡。
20,当你发现一件事不合理时,你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等待别人来改变它,让它变的更好;二是自己主动改变它。第一种方式不仅缓慢,而且在大多数时候并不work。但Cyberpunk们不会寄希望于空想和愿望,他们通过积极行动/写代码来改变事件的进程,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当今这个充满空头承诺和执行力存疑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专注于实际建设的行动。必须要脚踏实地方去做,相信自己真的能解决问题,并且付诸实施。我们都应该更加实践 Cyberpunk 精神。
2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技术创新显然并不是线性增长的,比如电话,比如电子邮件,比如互联网,它们一经采用,会呈指数式增长。比特币也是如此。理解过去对于理解其未来至关重要,而这个未来才刚刚开始。